「義大利半島中部-托斯卡尼大區」比薩斜塔Torre pendente di Pisa

https://www.opapisa.it/en/square-of-miracles/tower/

地址: Piazza del Duomo, 56126 Pisa PI, 義大利

https://www.pampanorama.it

經過家樂福。我推薦他附近超市。價格滿實惠 Supermercato Pam

地址:Viale delle Cascine, 1, 56122 Pisa PI, 義大利

營業時間:週一~週六 08:00–20:30 星期日 09:00–20:00

Mulino Bianco Baiocchi這牌子餅乾不會太甜。好吃。

左邊開心果。裡面單包裝。一條三塊餅乾

中間巧克力散裝。比之前在台灣吃到義大利巧克力nutella 榛果巧克力夾心餅乾品牌 還好吃。比較不甜

Porta Nuova Pisa 廣場新城門 – 奇蹟廣場入口⤵︎

過這個城門,先看到洗禮堂->每棟建築超巨大,好震撼。

左->右:洗禮堂(建於1153年-14世紀)、比薩大教堂(建於1063年-13世紀)、鐘樓(即比薩斜塔,建於1173-1350年)

和墓園(建於1278年-15世紀),外牆面均為乳白色大理石砌成,其外觀所使用的大理石來自於鄰近主要產大理石的地區–卡拉拉(Carrara),此地大理石最大特色是顏色幾乎全白,讓建築物看起來莊嚴肅穆,而文藝復興大師米開朗基羅特別偏好卡拉拉大理石作為雕刻素材,其認為這色澤才能人體雕像顯得溫暖、有活力。因其大理石之色澤和適合雕刻,使得卡拉拉成為義大利主要大理石的輸出地,出口大理石到世界各地。

比薩聖若望洗禮堂(Pisa Baptistery/Battistero di San Giovanni)⤵︎

奇蹟廣場Piazza dei Miracoli又稱主教座堂廣場

Camposanto 洗禮堂墓園⤵︎

位於大教堂廣場北側的歷史建築,圍繞一批從耶路撒冷運來的聖土建造的,建在古代洗禮堂的廢墟上。有種莊嚴肅穆的氣氛,葬有比薩名人的優雅墓園。

比薩主教座堂Cattedrale di Pisa: 奇蹟廣場上的建築群是中世紀時為了紀念打敗阿拉伯人、攻佔巴勒摩Palermo而建的輕羅馬式建築(Romanesque architecture)代表作,而這座主教座堂紀念聖母瑪利亞而建,象徵著比薩的威望以及財富。

教堂正面頂端可見聖母抱小耶穌,聖史以天使們的雕像

就在鐘樓(斜塔)前方對門,那是位於主教堂的後殿與右翼殿交叉處,有一扇稱之為「聖拉涅利小堂之門」的後側門

大約在公元1180年,伯南諾•比撒諾放棄了建築斜塔的工作,而致力於雕刻製作優美的大門。其中三座是為主教堂的正面,不幸於1595年毀於火災,而僅存的一座大門仍被完好地保存至今,這就是聖拉涅利小堂之門。

「聖拉涅利小堂之門」因為安置在進入這同名小堂的入口處,所以得此名。這是一個具有偉大藝術價值的作品,雖與任何至善至美境地相距甚遠,但充滿了詩意和純樸。拜占庭風格的影響明顯的表現在每一幅莊重而神性化的畫面中,但是在”耶穌誕生『逃亡埃及”和”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畫面中仍能找到人性化、詩意和劇情,這些都預示著中世紀第二階段中意大利雕刻藝術上的真實感和具體感

比薩城的主保聖人聖拉涅利就被安葬在一口大石棺中。這石棺置放在獻予他本人的小聖堂祭台的後面,聖拉涅利死於1161年至今仍受到比薩人的敬仰,直到1591年他的遺體一直被保存在一個較簡樸的石棺中,現在盛著他遺骨的石棺,是江巴蒂斯達佛吉米於1688年雕鐫成的。所用的豪華大理石是托斯卡拉地區的大公科西摩三世和大公夫人維多利亞德拉羅威萊贈送的。在每年6月17日,即該城主保聖人逝世的日子,這口石棺被啟開,他的遺骨被展示給前來敬禮的信眾們。

Angelo Caduto 墮落天使卡杜托 – 波蘭雕塑家 Igor Mitoraj 西元2012年作品 ⤵︎

Lupa Capitolina – 西元1936年紀念碑 – 羅馬代表 / 母狼哺乳羅馬創國者 Romulus & Remus⤵︎

Torre di Pisa比薩斜塔為什麼會傾斜,經過幾世紀的爭論目前專家們認為,比薩斜塔在最初的設計是垂直的建築,但是在工程開始後偏離了正確位置

比薩斜塔是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鐘樓, 始建於1173年,建到第4層時發現地基不均勻和土層鬆軟,導致鐘樓傾斜偏向東南方,停工很久後再修正不過到1372年完工仍是傾斜東南方

看著塔這麼斜它到底會不會倒呢,過去就曾在1990年時有傾斜程度過於而停止向遊客開放,經過11年的修繕被扶正44公分,傾斜角度從5.5度減至3.99度,專家認為只要不出現不可抵禦的自然因素,比薩斜塔在300年內將不會倒下

讀過物理的話,課本裡曾教過伽利略在比薩斜塔塔頂做自由落體實驗,將1KG的鐵球與1KG的棉花一同從塔上丟下,並證實兩者會同時落地 — From 萬有引力定律 and 牛頓三大運動定律之F=MA。

建築結構

斜塔內部的階梯由於是是大理石塊,14世紀建築完成,直到現在,開放參觀時間已有幾百年,多少人踏踩後已呈現凹陷的痕跡,整個就是時代歲月的洗禮驗證。以建築風格來看,比薩斜塔是羅馬風格的中世紀建築,施工時間始於1173年,並於14世紀的1399年完成。

當初設計的建築師和工程師是:Bonanno Pisano,Gherardo di Gherardo,Giovanni Pisano,Giovanni di Simone。 比薩斜塔建造的第一階段應歸功於Bonanno Pisano 或 Gherardo di Gherardo,Giovanni Pisano 和 Giovanni di Simone 繼續了該建築的第二階段,Tommaso Pisano 完成了塔樓的建設。

自從建造以來,比薩斜塔傾斜的角度增加了,但是在過去的幾個世紀中,也有很長的穩定期,甚至減少了坡度。在19世紀,進行了重要修復的,在修復過程中進行的土壤測試揭示了大量地下水的存在,使地面下沈。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設法地下土壤中抽出大量水份,卻使得沉降現象和塔斜率的增加。

在二十世紀後段時間,傾角顯著增加,以至於坍塌的危險已成為現實,在1993年位移軸線從頂部到底部進行評估,大約有 4.5 度。當時使用臨時鋼製拉桿和鉛製配重以及開挖,將鐘樓的坡度減小,也真的辦到了。此外,塔樓的地基也得到鞏固。

相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