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法國」DAY8馬賽Marseille| 蔚藍海岸南法港都

法國第二大城市和第三大都會區(aire urbaine),位於地中海沿岸,法國最大的商業港口,也是地中海最大的商業港口

1. 遺址花園(Jardin des vestiges)2. 馬賽歷史博物館 3. 馬賽交易所 4. 奧斯定教堂(Église des Augustins)5. 戴高樂將軍廣場(Place du Général-de-Gaulle) 6. 馬賽歌劇院, 7. 法院大樓(Palais de justice) 8. 聖尼古拉堡(Fort Saint-Nicolas)9. 法羅宮 10. 聖讓堡 11. 聖老楞佐教堂(Église Saint-Laurent)12. 馬賽市政廳 13. 儒勒·凡爾納廣場(Place Jules-Verne)14. 達維埃爾(Hôtel Daviel)15. 聖母教堂(Église Notre-Dame-des-Accoules)16. 廣場(Place de Lenche)17. 穆蘭廣場(Place des Moulins)18. 主宮醫院 19.聖Cannat教堂(Église Saint-Cannat)20. 老濟貧院 21. 馬賽主教座堂

馬賽觀光小火車 Les Petits Trains de Marseille

小火車分為三條路線:沿海公路、老城區、弗里烏爾島 l’île du Frioul。

馬賽舊港(Vieux-Port):以 St. Jean 和 St. Nicolas 兩座要塞扼守出入地中海門戶。大導演盧貝松的《終極殺陣 Taxi》拍攝地

從馬賽港遠眺守護聖母聖殿 Notre-Dame de la Garde

聖費雷奧爾奧古斯丁教堂Church of St. Ferréol les Augustins

白色新古典主義的façade正對著大海,這裏的原址是屬於12世紀的聖殿騎士團,目前的教堂在1369年由奧 古斯丁修道士買下、重新建造。

諾曼的大傘 L’Ombrière de Norman Foster是一座很大型的鏡面裝置﹐就在舊港旁邊﹐頭頂的鏡面倒映底下經過的行人﹐形成很有趣的鏡像。 走到港口中央的比利時碼頭 Quai des Belges,海天一色,百艘白船停泊其中。每日清晨有知名的魚市,不妨加入他們的競標、拍賣中,買些新鮮的魚貨

聖母大教堂(Basilique Notre Dame de la Garde):舊港口旁160 公尺高山丘上,居高臨下可俯視市區、港口。

守護聖母聖殿是位於法國馬賽的一座羅馬天主教宗座聖殿。.建於拉西卡爾丘陵(La Garde Hill)的制高點,馬賽老港南側海拔162米的石灰岩山頂。聖殿的建築風格結合了羅馬拜占庭和新羅曼式 其外觀是典型的羅曼式風格,而內部則展示了華麗的拜占庭飾物和壁畫。在聖殿的鐘樓頂部有一尊金黃色的守護聖母子雕像,她被認為是馬賽的守護聖母,也是信徒的保護者。每年8月15日聖母升天節的朝聖地點。當地居民通常稱之為la bonne mère

拜占庭式的富麗與莊嚴的氛圍所震撼,灰色和深棕色的大理石、裝飾性的精緻馬賽克和壁畫,種種細節展現了藝術與宗教的完美結合,不過有點突兀的是,牆上除了掛滿繪畫作品外,還懸掛了模型船、戰爭勳章,甚至是馬賽足球俱樂部球員的球衣。

監獄小島 –伊夫城堡château d’If

位於法國馬賽港海域伊夫島上的棱形堡壘,因為是大仲馬著名小說《基度山恩仇記》中的場景而聞名於世。1926年被法國政府指定為法蘭西歷史紀念物。

伊夫堡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1516 年,為了抵禦鄰國從海上入侵,當時的法國國王佛朗索瓦 一世決定在進出馬賽的水上要道伊夫島上修建一座碉堡。 1658 年,在對異教徒的鎮壓當中,路易十四將伊夫堡改造為囚禁新教徒的監獄! 法國大革命之後,伊夫堡則成為波旁王朝鎮壓政治犯的監獄! 幾個世紀以來,伊夫堡共囚禁了三千多人,其中包括王子、王公貴族、新教徒、政治犯、 革命家等,據說路易十四的孿生兄弟鐵面

La cigale Vieux port 

https://www.facebook.com/people/La-cigale-Vieux-port/100047295266270

https://www.instagram.com/lacigale_marseille

提供中文菜單https://www.whatiseat.com/zh-hans/menu/lacigale/

馬賽魚湯(bouillabaisse)

馬賽魚湯,據說是法國第五共和創建人戴高樂將軍的最愛料理,英文與法文同作Bouillabaisse,這個法文字係由普羅旺斯方言bolhabaissa轉化而來,是bolh(煮沸)與abaissar(火烤)兩個動詞的結合。

這是一道源自於古希臘的法國南部馬賽地區特色海鮮料理,一般而言,主角就是魚湯,但常搭配塗抹以鮟鱇魚肝與蛋黃醬調製成俗稱「普羅旺斯美乃滋」的「棕紅醬」(Rouille)之硬麵包片、馬鈴薯,以及在湯中煮熟的整條海魚,整個兒組合成一套豐盛溫暖大餐,最適合在寒冬裡品嘗。

這道菜據說是在西元前七世紀古希臘人在馬賽建港時就出現了,當時流行名叫kakavia的一道蔬菜燉魚湯:將漁夫補來的各式海魚與在地各式蔬菜一起燉煮成湯。在羅馬神話裡,女神維納斯就曾烹煮熱騰騰的美味馬賽魚湯給夫婿鐵匠之神伏爾坎(Vulcan)享用,伏爾坎吃飽,心滿意足地熟睡之後,維納斯就溜出去與戰神偷情。

發展到今天,在馬賽,馬賽魚湯已經有標準化的作法,我們稱之為「馬賽魚湯憲章」:

真正的馬賽魚湯必須使用地中海的新鮮魚產,包括基本的石狗公、隆頭魚、羅非魚、海鰻、鯛魚、牙鱈、鮟鱇、鲂鮄等,都是有頭有尾地完整下鍋,不過通常也都是小尾的雜魚之屬,大個頭的魚賣相好,是高級料理的重要材料,不致淪落到做湯。

除了魚,還需要加入橄欖油、洋蔥、番茄、馬鈴薯、大蒜、西洋芹、百里香、月桂葉、番紅花、橙皮等各式辛香料,煮得濃稠稠的,香味四溢,才算合格。

馬賽的馬賽魚湯是不加貝、蝦、蟹等甲殼類,要是有這類海鮮出現,常被歸類成巴黎廚師改良過的「巴黎式馬賽魚湯」(Bouillabaisse parisienne),與「馬賽的馬賽魚湯」(Bouillabaisse de Marseille)有所區別。

至於其他地區類似的魚湯,不能使用Bouillabaisse這個專有名詞,馬賽鄰近的兩座港口圖魯斯(Toulon)與塞特(Sete)類似料裡只能稱為Bourride;再其他,就通稱「魚湯」(Soupe de poisson)。

Bouillabaisse (法式海鲜汤)37.00 €。終於喝到正宗馬賽魚湯。湯頭濃爆

來自豐豐、石魚湯、石魚片、鲉魚、安康魚、星鰻和活魚、Pommes de Terre
在法國吃飯。菜單上價格。不用在付其他服務費或稅金費用。還不錯

馬賽歌劇院

馬賽商業交易所  

相連文章